记得以前老师鼓励我们的一句话,通过中考就是半只脚踏进了大学,进了大学,找一份好的工作就不愁了。也正是这样的一句话,使得很多大学生,在大学根本就没有用功学习,只为混一个文凭,但到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求职只有一张文凭远远不够,企业更看重的是能力。
一、转变自身观念,意识到考上大学并不代表有了铁饭碗。
很多农村家长和学生还抱着上了大学,就意味着有了一个美好的前途。随着大学的扩招,大学生越来越普遍,竞争越来越激烈,同样都是大学生,如果没有什么优势,才能,企业凭什么要录用你呢,就算跟学历低的人相比,别人拥有的实际工作经验,而你只有一张纸,你的竞争力也是很低的。所以要想成为职场中的胜利者,就应该为自己准备更多筹码,而不是只看着那一张文凭。在学校时努力学习,提升自身更方面的能力,如学习能力,交际能力等不虚度光阴,为自己的未来奋斗。
二、明确自身目标。
分析自身条件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,如果选择先就业后择业,也不要轻易换工作,即使要换工作,在换工作前分析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,是什么原因,自己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,如果没有,还不如继续目前的工作,直到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,不然只会一直不停的找工作换工作。
三、认清市场形势,咱不能改变环境便只有学着改变自己。
企业并不在乎你的学历有多高,而是在乎你有什么才能,能给企业直接带来多大效益。很多大学生自视清高,在实习期间纪律性不强,责任感欠缺,做事不积极等,而职业学校的学生,因为自身学历不高,下意识地会放低自己的身段,并且技术对口、过硬,一开始工作就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,企业需要的是效益,而普通大学生学的大多为理论知识,这是不争的事实,所以,大学生要想在新的工作岗位站稳脚跟,就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,摘掉自己的学士帽,卷起袖子努力工作,放下高傲的自尊,在工作中多虚心请教,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,从各方面完善、提高自己。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职场人才。
所以不仅仅是毕业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,应该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开始,要懂得职场不仅仅需要的是文凭,而是实力,在学校时就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,认真对待每一堂课,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,要有所得,由理论性人才转向实践性人才。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就业提供竞争力,也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实用性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