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服务
水头求职者如何避免简历常规错误
作者:wenzhang 日期:2012-12-20 浏览

我们常说面试是找工作时不可避免的,要获得一份工作一定要通过用人单位的面试,但是这面试机会却是来源于求职者的个人简历,所以写简历,是每个人进入职场的第一课。然而即使有着数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,也未必能写出一份好的求职简历。简历写的好,能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,但是很多水头求职者都陷入了写简历的误区。不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求职时间与成本,更是错失了很多好工作机会!所以要避免陷入误区就要先了解误区有哪些。
  误区一:词汇描述太空泛,缺乏量化表达
  在简历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比较空泛的词汇,如自我评价都是活泼开朗、外向大方、勤奋努力等词汇。而业绩描述也是一些业绩突出、销售量飙升等等。这些词汇如果没有什么依据或实例加以说明都是毫无意义的。

简历不需要太多优美的词句,而需要有依据的实例,用事实说话更能取信于人。所以在描述个人信息时,需要用自己的经历说明自己确实是一个这样的人,自己确实拥有某种技能。对于自己的业绩就需要用具体的数字说话。说明自己业绩到底是多少,排名第几,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,销售额达到了几十万还是几百万元。这样即直接又客观的数字是最具说服力的。

  误区二:简历内容言过其实,水份过多
  一份好的简历就是要突出自己的优势,而不是毫无边际地把自己胡夸一遍,在简历中注入太多水分。如自己只是在某公司兼职发传单却说成是该公司市场部经理,明明是助理,工作中只负责文件整理,却把整个项目的功劳都安在自己身上。这样明显的作假行为,一定会让你的诚信度降低。无论每个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诚信品质,所以在简历中应该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况,一定不能弄虚作假,言过其实。

误区三:无针对性用相同简历应聘不同岗位
  绝大多数的求职者都只有一份万能简历,不分行业、岗位都是一份简历。他们甚至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人要做不同简历,信息都一样怎么做不同简历。个人信息确实一样,但是对方信息、对方需求不一样,所以在制作简历时,一定要有针对性,不同公司、不同职位,甚至是相同职位,不同公司简历制作也要有所不同。
  有些求职者可能会觉得只要把自己的技能、优势都写出来,用人单位看到有符合需求的就可以了。这种做法有三个不利之处:第一,太过繁杂,用人单位未必能找到,再说也没那么多时间找。第二,没有求职诚意,你这样广撒网,就是每个公司都想进,这个机会对你来说可能并不重要。第三,你是全能人才,而用人单位是找专能人才。

所以简历需要有针对性,不同的公司或岗位需要不同面貌的简历来应对,每一份简历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自己的特点,根据所应聘的岗位要求来写自己的优势,这样才能突出自己与岗位的契合点,达到人岗相匹配,所谓对症下药,才能事半功倍!这样投出去的简历才能收到更快更好的成效。